溝通力高雄班第二期學員 Kyle:
上完溝通力後開始有一個副作用,會仔細觀察平常吸引我的每篇文字、每段對話裡、節目主持人的開場白怎麼運用溝通力的技巧,而自己要如何套用這些技巧,讓溝通自然舒服、導引到我要的方向、還要讓對方感興趣。
溝通力的眉角很多,光是“導引話題”就很衝擊我,記得在課程開始做對話練習,我有意識要收集同學的個人資訊,但又不能直接問,完全不習慣的思考方式讓我腦袋打結,以前都是想到什麼問什麼,一時之間讓我開不了口。不過卻意識到,直接提問別人的資訊,可能給人目的性跟需求感,用引導話題的方式有點像打撞球,高手眼裡看得出怎麼2顆星、3顆星讓球反彈然後進洞。以前面對想認識的人常不知道要聊什麼,隨便開了話題又覺得很難聊下去,原來是對對方的“情報”不足,這時可以透過“聯想力”來讓思緒無限擴大;過去又認為聊天是自己要很會找話題講,感覺像邊開火車邊鋪鐵軌,感覺很累很緊張,事實上最好的溝通是多聽,在關鍵的時刻再導引我們想要的話題,像切換鐵軌方向的人。
我印象最深刻的技巧,是“林”的應用,如何透露我想表達的事情,製造一點神秘感,才能讓別人專注、好奇想知道。以前的我說話只知道平鋪直敘,又喜歡鉅細靡遺講自己的感受想法,發現別人常常聽到一半就會打呵欠,或是轉移話題。為什麼有的人講話有重點又讓人專注,上完課後我終於懂了其中的關鍵。曾看過銷售的書提到成交的關鍵在於“讓客戶自己說服自己”,因為人們不喜歡被推銷,喜歡自己下決定,我發覺正是課程中“風、林、火”達到的效果。P大的教學不只是示範招數,更用“風林火山”歸類、剖析原理,我才比較能理解怎麼做。
課程後段,再次提到自信力學到的三祝,思考什麼是“事實”、什麼只是“解釋”。一些想法在腦袋蔓延開來,過去我們可能對某人、某件事或是對某個行業會有固定印象、看法,就是來自於經驗跟自己的解釋,然而就像“刀子”可以切菜也可以傷人,但刀子本身是好的或不好的嗎?這樣的思辯不但能提升自信,管理情緒,還可以運用在溝通的說服力。
上完課收穫豐富,雖然理解,要應用自如還真需要不斷練習,像小時候學習拿筷子,都是從笨拙到變成反射動作,最後還要優雅而不粗魯。感謝老師這兩天的分享,期許自己能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。
(觀看更多溝通力學員心得 請點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