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改善說話技巧?首先請千萬別學習「話術」│說話技巧解析

目錄

如何改善說話技巧

如果你想徹底「改善說話技巧」,不論你的目的是銷售/人際/情感,請千萬不要學習「話術」

因為所有的話術,都隱含了創招者的「價值觀」與「個性」。

除非你能改變自己的個性,否則木訥的人,無法駕馭老練的話術;直線條的人,也無法使用迂迴的話術。

你真正應該做的是「鍛鍊語感」,語感到位了,專屬你的說話風格自會成形,那才是真正100%適用於你的說話技巧。

由於本文的重點是「改善說話技巧」,所以我會從技巧的角度切入,先帶你認識最經典的技巧「冷讀」。

再一步步為你說明:

1、為什麼你不該學習話術?

2、比冷讀更厲害的說話技巧是什麼?

3、如何正確的學習說話,最高效率的學習怎麼做?

學員提問

學員T桑問:

「P大你好,最近因為想進一步改善自己的說話技巧,我開始大量涉獵有關溝通、說服、談判、銷售,還有各類心理學的書籍。

看了很多之後覺得腦袋有點混亂,因為各家作者觀念都不同,但是細節上又大同小異。

不過上上週我看到一本書寫得很神,叫做「瞬間贏得信任的冷讀術」,看完之後覺得很有道理,但又總覺得哪裡怪怪的。

想請問P大是否看過這本書?書中的知識,真的能夠應用於日常生活嗎?」

說話技巧的經典之作:冷讀

我知道你不一定認識「冷讀」,所以對於冷讀在說話技巧上,能幫你做到什麼,你可能也一無所知。

這麼說好了,在 2010 年以前,中文書關於溝通/銷售/說服的書籍還是一片荒漠。

市面上多的是「老生常談」類的書籍,裡面的內容不外乎是「要與他人建立關係,就得善用稱讚」,或是「微笑是最好的潤滑劑」。

但這些書籍,幾乎沒有任何說話技巧可言,只有滿滿的「老人口中的大道理」。

所以冷讀術的出世,在當時可說是獨樹一格,年輕的我第一次看到它,只考慮了三秒就馬上訂購了。

這本書在開頭,就開宗明義寫道:

此書能幫助你「了解對方心意」與「建立信任關係」,使用得當,能在瞬間就贏得陌生者的信任。

相比起那些老調重彈的書籍,此書可謂是清流,它開啟了很多人學習說話技巧的第一扇門,但與此同時,也讓很多人走上了誤用冷讀的險路。

(👉延伸閱讀:到底什麼是幽默?為你拆解幽默的秘

冷讀術的奧秘

首先讓我為你介紹冷讀的招式,大致可以分成三種,分別是吸引、探測、影響。

以吸引來說,冷讀者會透過精心設計,卻不著痕跡的言語,讓你覺得跟他很親近。

舉例來說,冷讀者通常會這樣開頭:

冷:「你不是個很重感情的人嗎?」

若你答否:「我不重感情啊,有時候我還覺得自己很冷漠呢。」

冷讀者會回復:

「是啊,你是那種有時候會很冷漠的類型,而且我猜你是否有時會在別人面前隱藏你自己的內心呢?」

若你答是:「是啊,我是還蠻重感情的人。」

冷讀者會說:「難怪,不知道什麼原因,我總覺得你似乎對人會有防備心,可是認識你後卻發現你也有很親切的時候。」

聰明的你,有看出冷讀者在做什麼了嗎?

沒錯!

他先裝出一副「不管你說什麼,都在他預料之中」的態度,再透過言語的技巧引導你,讓你覺得他很了解你。

也因此,不管你說什麼,冷讀者都可以針對你的回答,繼續導引你。

從冷讀術的視角來看,冷讀者會告訴你,如果你能駕馭這種曖昧不明的模糊語言,就能在對話間影響人於無形。

無論你是要成為溝通高手、超級業務、頂尖的談判專家,冷讀是你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。

依賴冷讀會陷入懶惰

然而,冷讀術也並非萬能,因為它始終是一種話術,只是比起一般的話術,它更複雜一些罷了。

在我多年的銷售工作經驗中,看過很多慣用冷讀,最後把場子搞砸的人。

這些人因為過度依賴冷讀,讓自己養成了一個致命的壞毛病———懶惰。

什麼是懶惰?

以銷售來說,業務只依賴話術成交,不想花時間理解客戶需求,不願精進專業,這就是懶惰。

以情感來說,一個人只會甜言蜜語,但談到付出和承諾就避而不談,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懶惰。

懶惰的人有個特性,他們「畫唬爛」的功力特別強。

這類人在生活中並不少見,他們的特性是:

1、可以口若懸河的講上好幾個小時

2、再冷的場面只要有他就能把場子炒熱

3、非常會裝熟

很多人只看表相,會以為這就是「會說話」,甚至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這樣的人。

但如果你能冷靜下來觀察,你會發現,這類人的人緣,其實沒有你想像中好,朋友沒有你想像中多。

因為他們只是「口才好」,但不是真的會說話。

(👉延伸閱讀:口才好不等於會說話

口才好不等於「會說話」

我知道你看到這肯定有困惑,口才好不就是會說話嗎?

不是的,這兩者的區別之大,完全是天與地的差別。

口才好,指的是一個人辯才無礙,滔滔不絕;

會說話,指的是一個人真誠懇切,能夠打動你的心。

口才好的人,會讓你有防心,你會覺得這個人太聰明了,他是不是想謀取些什麼?

會說話的人,會讓你很放心,你會感覺他是真心為你著想,他想和你建立長而久遠的良好關係。

再舉一個我自己的真實經歷來說吧!

十幾年前,我剛開始當業務的時候,口才很不靈敏,比起那些三十幾歲的老業務們,只能說是悲劇。

面對客戶提問的難題,我往往會愣在當場,或是給出一個平鋪直敘的回答,讓一旁的老鳥們啼笑皆非。

為了讓我能上場作戰,那時的學長,傳授了我兩個很流行的業務話術,分別是:

話術一:付現刷卡到月底

先和客戶說:「我們活動只到這個月底,喜歡的話您可能今天就要決定喔。」

接著再問客戶:「那您要刷卡還是付現金呢?」

請注意,這兩個話術並不是憑空胡謅,而是有學理根據的。

第一句話,是用「時間壓力」,迫使客戶需要當下做出決定。

第二句話,則是心理學中的「雙重束縛」,不讓客戶說NO,迫使他一定要在付現和刷卡中二選一。

話術二:獎金我不要,全部折給你

如果有客戶要殺價,當他這麼問你:

「你們最便宜可以到幾折?我在外面問是到八折,你算我七五折可以嗎?」

我們就得回他:「大哥不然這樣子好了,這筆生意我們不賺你錢,我把5%獎金通通都給你,我只賺業績,就七五折吧。」

你猜猜學了這兩招話術的我成效如何?

是成功讓客戶覺得,我很為他們著想了呢?

還是讓客戶覺得我是個油嘴滑舌的業務?

答案是,這兩招話術只對「完全沒有社會歷練」的人有用!

而這樣的人,在客戶中佔不到 5% 。

其餘 95% 稍有歷練的人,聽到這樣的說詞,立馬就會識破,或是對你升起戒心。

世上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好的銷售員?願意把獎金全部折給你,他自己只賺業績呢?

總之,學長教我的這兩個話術,當時不用則已,用了之後,我的客戶甚至連電話都不接了,可以說是慘敗收場。

(👉延伸閱讀:不會聊天,靠聊天懶人包就能改進了嗎?

誤解說話技巧的挫折

由於對說話技巧的根本誤解,年輕時的我不僅在銷售工作上碰壁,交友上也充滿挫折。

現在回頭看,可以說就是「沉迷於話術」,加上接收到太多「錯誤的資訊」所造成的了。

那當時我都做了些什麼呢?

我瘋狂到用冷讀術的原理,設計了一個「咖啡廳心測」。

這個測驗非常簡單,你只需要問兩個問題,就可以和異性創造出好玩的交流互動。

問題1:「如果現在進入一間你第一次去的咖啡廳,你會想要點什麼?」

問題2:「現在是你這輩子最後一次來這間咖啡廳了,這次你又會想要點什麼?」

當然,我所謂的簡單,是基於,你得知道怎麼「解題」。

大多數人會順著你的提問回答,他可能會說「我要點拿鐵」,我要點「檸檬蛋糕」,但也不能排除,有人會冷不防想點個「咖哩飯」。

如果你不會解題,那場面就會弄得很冷,很難看。

我曾經遇過一位對象,她給我的答案是「紅茶」和「玉米濃湯」(這是什麼鬼答案)。

當時我給她的答案是:「你最近是不是很常吃麥當勞?別鬧我啊(笑)。」

不等她接話,我接著換上一副認真的表情說:

「其實紅茶是一種很經典的飲料,代表的是你的外在。」

「所以我想,你希望自己在別人面前看來是很得體的,對嗎?」

「而玉米濃湯則象徵溫暖,所以…。」

詳細的內容我就不再贅述下去,總之,我在回答裡面又設下了數個圈套,用冷讀的技巧引導她,讓她自己對號入座、不自覺就被我給說中。

那你猜猜,我使用「咖啡廳心測」的成功率高嗎?會不會被拆台?

如果你有這樣的擔憂,或者你曾經就是那個運用話術失敗的人,你很可能就犯了跟我一樣的錯,也犯上了跟我學長一樣的錯。

什麼錯?

我們以為冷讀可以「讀」穿別人,最後卻「毒」死自己。

(👉延伸閱讀:想加溫關係,不一定需要共同話題

我用冷讀被拆台

我的咖啡廳心測,盡管用上了大量冷讀,看起來華麗又頗具吸引力。

但真相是,我被拆台的次數也非常多。

「你是不是常用這個測驗來把妹?」

「你對很多人做過類似的測試了吧?我覺得你很油條。」

「抱歉,我不想跟一個滿嘴唬爛的人聊天。」

以上就是我曾收到過的評語。

當然,我也不是總是失敗的,年輕的時候,我也靠這個心測認識了不少異性。

有人本來冷若冰霜,聽完我的心測分析後,變得很熱絡,後開始大吐自己內心的想法;

也有人本來問什麼都很敷衍,做完心測後,卸下了心防,願意認真的聊天交流。

換言之,心測本身沒有問題,那有問題的是什麼呢?

思索了許久,我才開始意識到,也許問題出在冷讀。

我猜測,可能是我過度使用冷讀,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。

熱讀:善用資訊的聊天法

我對冷讀的種種疑惑,後來在一位前輩身上得到了解答。

這位前輩是我當時的業務副總,年紀已屆五十的他,總是能予我許多獨到的見解。

有次會議他亮出了一張表,這張表上有年齡、性別、從事行業、車款、喜歡的品牌、穿著配件等等約而二十項標的。

他要求我們,得在談話之中把這張表完成,當然,如果在拜訪前就可以Google到對方的資訊,更是再好不過。

換句話說,他要我們做的是熱讀,但不是空泛的讀,而是精準地蒐集到我們要的資訊。

當時我問他:「副總,我們為什麼需要知道客戶開什麼車呢?」

過去曾是頂尖銷售員的他說:『三個字,價值觀。』

我:「價值觀?」

副總:『你覺得開 Toyota 的人跟開 Benz 的人會一樣嗎?』

『前者務實,後者重身分地位,而即使都拿名牌包,拿 LV 的女生和拿 Hermes 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背景。』

『LV 只是一般平民的高級包,Hermes 卻是上流社會的低調奢侈品。』

『還有我不只要你知道他開什麼車,具體的年份、款式、有無改裝、改裝什麼、有無參加車隊你也都要知道!』

聽完副總一番話的我不禁陷入沉思:

所以若是用在兩性交往,針對不同的對象,我端出不同的話題,那豈不就代表,我可以跟任何我想認識的人建立關係?

『所以接洽客戶時,要說客戶聽得懂的話題,懂了嗎?』副總將我從沉思中喚回現實。

原來過去我太依賴冷讀術了,我壓根沒想到熱讀的重要性。

是的,如果我知道對方的生活背景甚至喜好,那在說服時,我就可以用上跟他關聯度高的資訊。

甚至我不用說服他了,順著他的價值觀走,他會自己說服自己!

但…等等,好像又有一點不對勁……。

(👉延伸閱讀:聊天真的需要幽默嗎

冷讀與熱讀的缺陷

副總的話雖然正確,但若沒有冷讀作為試探,我又怎麼去完成熱讀呢?

在經過長久的思考後,我發現不管是冷讀,還是熱讀,在先天上似乎都有缺漏和問題。

比如曾有聽眾就問我:「請問P大,我要如何在沒有任何資訊的情況下跟別人聊天?」

沒有資訊,是所有說話技巧的天敵。

因為資訊意著「話題的支點」,沒有支點,那你的聊天能力再好,也是有力難施。

但聊天也沒有簡單到,有資訊就萬事具備了。

就像我也曾收過這樣的問題:

「P大,我自認為非常了解對方,不管是生活作息、喜歡吃的食物、興趣、血型我都蒐集到了。」

「我可以說是擁有了對方一切的資訊,可是每次他跟我聊天還是只回我貼圖,不然就是句點我。」

「有次我和他說,我知道你喜歡喝芋頭珍奶,結果被他說我幹嘛一直觀察他,我說那是你貼文自己設公開的,他說他覺得我是變態。」

「這樣又要怎麼解決呢?」

像這樣的案例,我也碰過不知凡幾,很多人在聊天的時候不懂得順勢而為,也不去了解對方資訊背後的意義,所以即使學了熱讀、冷讀,或是其他的說話技巧,下場還是好不到哪裡。

那如果這些東西都是沒用的,

我們還需要花時間去學習冷讀和熱讀嗎?

真正有效的說話技巧

以下,就讓我為你揭示,到底何謂,真正有效的說話技巧吧!

我認為「冷讀」和「熱讀」,都屬於特定的說話方法,但並非全貌。

如果用球賽來比喻:

熱讀就好比是觀看比賽對手的錄像,透過反覆播放,你知道了對手的習慣、切入節奏、跳投時機。

冷讀則是試探步、假動作,透過曖昧不明的言語,去探測對方的弱邊,找到他疏於防守的時機。

但冷讀與熱讀最大的缺陷也在這裡,因為沒有人告入你,找到破綻後,你該做什麼?

你要跑什麼戰術?

是小球戰術、高吊禁區,還是拉開空間單打?

這些都不知道,且缺乏流暢的戰術導引,那你與人交流時要靠說話「致勝」,就還有很大一段距離。

真正有效的說話技巧是「自然」,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了事情了!

一場交流中,只要你做不到「自然」,什麼冷讀熱讀,就只是自己說爽的而已。

最好的說話技巧

以冷讀術的心理測驗為例,

自然心測,你會感覺是「大師開示解密」;

但不自然的心測,聽起來就會像「三流算命師瞎猜」。

熱讀也是如此,

不自然的熱讀,會像是「身家調查報告」;

自然的熱讀是,讓他感覺「你很了解我的心」。

所以關於說話的真相,根本和冷讀、熱讀無關,而是你所使用的說話技巧夠不夠自然。

那什麼叫做「自然」呢?

當你和老朋友重逢,兩人暢談一下午而不覺時間流逝,這就叫自然。

你們足夠了解彼此,所以你知道他什麼時候要說,自己什麼時候要聽。

這樣的溝通是很舒服的。他完全可以抓到你要表達的重點,你也可以真誠地述說自己。

自然派說話技巧「御風」

自然,是最有效,也是最高明的說話技巧。

但要達成自然,並不是一蹴可及,自然的背後,也有其組成的底層邏輯。

我將邏輯分為四層,分別是風、林、火、山,以風為例,

風代表的是———自然銜接話題的能力。

如果你是死記硬背了很多話題,結果常常講完就沒梗了。

或是你講完話題A,因為不知道怎麼串接到話題B,常會陷入尬聊和空氣安靜。

那只要活用「御風」,一個我為此而開發出的說話技巧,就可以徹底改善你碰到的問題。

御風的好處,包括但不限於:

● 讓你可以自在地切換話題

● 讓對方覺得跟你聊天好輕鬆舒適

● 讓對方不自覺向你吐露更多心事

關於「御風」的教學,請看這篇文章:👉《善用風來導引話題

別追逐他人的說話技巧

以上的內容,就是我對說話技巧的解析了。

我鑽研溝通多年,可以很坦白地告訴你,冷讀熱讀,只是說話技巧的冰山一角。

世上的技巧多如天上的繁星,你若去追逐繁星,你是怎麼也學不完的。

況且學到最後,你也只會成為他人,而不是你心中那個「強大有魅力」的自己。

真正有效率的學習方式,不是學習「別人的話術」,你得從理解自己著手,創造出自我風格的說話法,這才是我認為的正道。

如果你和年輕的我一樣,學了很多說話技巧,但不管怎麼學,似乎總會碰到瓶頸,又不知道如何突破。

也歡迎你參與我舉辦的【👉溝通力課程】,一起打造專屬你自己的說話Style。

延伸閱讀

 

相關文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關於我

Hi,我是自信教練 Mr.P,專職教授自信,擅長以生活切入心靈,從愛情刻畫哲理,由溝通洞悉人性,致力於為想改變的人打造嶄新的生命。了解更多 →

訂閱

想看更多精采內容?

訂閱Mr.P的精選好文

    每週定時收到Mr.P於戀愛/自信/溝通等主題的私人建議,為你解答人生中的大小困惑。

    文章分類

    今日最熱門

    近期留言

    Recent Comments

    標籤雲

    Tag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