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踢館的客人
一個全身珠光寶氣,手戴名錶的中年人,大遙大擺的走進音響店裡。
值班的業務見狀,趕忙上前去招待介紹,從最小的喇叭開始,一路介紹到家庭劇院。
此客來者不善,剛進店就臭著臉,好似在挑剔什麼。
而業務每介紹一款產品,客人的眉頭就皺得更緊。
「♪~ 是誰~在敲打我窗,是誰~在撩動琴弦~♪」
在聽完歌手蔡琴的經典名曲後,他終於忍不住發威了。
「我覺得你們家的音響不好聽。」
此業務面對客人的直接,一開始還想極力解釋。
業:「大哥這你就有所不知了,我們使用的是OOO技術。」
業:「所以我對我們音質有絕對的信心。」
但咄咄逼人的客戶隨即打斷了他。
客:「你不用跟我說那些有的沒的。」
客:「你們音響就是高音不夠甜,中音不夠準,低音也沒勁嘛。」
客:「花同樣的錢,我還不如去買A牌或B牌。」
此時無力招架的業務看向我,用求助的眼神向我示意。
我知道,是該我上場幫學弟一把的時候了。
身處劣勢怎麼辦
以上的情景,是我最近和幾位同學,因有同學問到一個題目是:
【如果我們身處劣勢,該如何逆風翻盤】
他的疑問是,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局勢。
所以不管是銷售/談判溝通,身處劣勢,是十分常見的情境。
就比如最常見的,
你想賣一款商品,但競爭對手就是比你更便宜,CP值更高,還能分期,交貨期比你更短。
那你該怎麼辦?
雖然萬用解必定是「自我提升」。
如果別人不要我們,那一定是我們的價值不夠。
所以沉澱下來,改善自己,就是必須要做的事。
但總不能每次碰到「逆風局」,我們都只能摸摸鼻子走人,回家提升自己吧?
有沒有一種方法,是可以在逆風下也能「翻盤」,反敗為勝的呢?
大眾對有錢人的誤解
因著他的提問,讓我想起了當年那段遙遠的回憶。
那年我是一名Sales,主要販售高階音響和精品傢俱。
公司為了鎖定頂級客群,所以設櫃在百貨公司,這讓我常有機會能接觸「有錢人」。
可能有人會以為,有錢人買東西一定是大手大腳,一擲千金,其實這都是對有錢人的誤解。
除了少數的暴發戶以外,大多數的有錢人,可是非常的精明。
在此請注意,我所謂的精明,不等同是斤斤計較,貪小便宜。
精明指的是,他只買他需要的東西。
你的商品若他有需要,就算貴了一點,他還是會買單;
反之你的商品他判斷不需要,那再便宜他都不會買。
起身救援
回到開頭的情境~
被客戶問到啞口無言的學弟向我求救,我起身過去救援。
由於從先前對話內,我已知道客戶心有定見,所以我不急著推銷,而是先了解狀況。
我:「大哥對音響很內行欸,剛剛你說的A牌和B牌,都是行家才知道的。」
稱讚是最好的潤滑劑,因此我先輕輕褒了客戶。
客:「那當然,我玩音響已經十幾年了,不只A牌和B牌,C牌的東西我也有,那個我聽到都不想聽了。」
我:「挖,C牌雖然比較冷門,但也算是職業發燒友的夢幻音響,大哥你竟然也懂。」
我:「那大哥等等你千萬不要問我專業,因為您已經比我專業了。」
趁客戶微微一笑,聽得十分開心時,我繼續問。
最好的說服就是,不要說服
由於客人是「專業音響玩家」,我知道在專業上和他硬碰硬是沒用的。
於是我決定不賣音響了!
這裡的不賣,並不是說我要放棄銷售。
就如安西教練說的「現在放棄,比賽就結束了」,我並不打算放棄。
我要做的,是調整銷售方式,讓客人「發現」商品的價值。
我:「疑?那我有點好奇,大哥你都是專業玩家了,怎麼會來看我們品牌?」
客:「還不是因為我老婆,上次去朋友家看到覺得不錯,就一直叫我來看,我今天剛好有空就來聽,沒想到音質那麼差。」
【請注意,從這裡開始,就是對話的轉折點了】
我:「原來是這樣啊,大哥您是行家,音響好不好,您一聽就知道。」
我:「那我也想冒昧問一下,老婆怎麼沒有請你去看大賣場的音響,反而是跑到我們家來了?」
客:「那種東西那麼爛,給小孩子電腦用還行,我怎麼可能買來聽啦?」
我:「了解…,那老婆平常也跟您一起聽音響嗎?不然怎麼會請您來看呢?」
客:「平常都我在聽居多,她對這個是一竅不通啦,只是這次我們新家要裝潢,才想說來看看。」
當客戶比你還專業怎麼辦
客人話匣子打開後,就開始滔滔不絕和我分享,好聽的音響應該要怎樣。
此客人功力之深厚,連我也感到「來勢洶洶」。
他從擴大機配置、線材選用,一路聊到了裝潢吸音,同時為了彰顯他懂得有多深,他也拿出專業的AB牌跟我們做比較。
我知道他對AB牌已有信仰,所以一樣先表示讚賞。
我:「挖,大哥今天聽你分享真是獲益良多……。」
客人被我讚得不太好意思,回覆道:
「沒有啦,這個就是經驗談嘛,我玩音響二十幾年了。」
我:「真的很不容易耶,那您平常您在家玩音響,老婆孩子會一起聽嗎?」
客:「很少啦,那個設定都是我調校過的,他們一碰,聲音就跑掉了。」
我:「挖,那這樣好可惜啊,這麼棒的音響沒辦法全家人一起享受。」
客:「沒辦法,音響要好聽,就是要做好事前準備工作。」
聽到客人這句話一出來,在我心中,這筆生意已經成交了60%。
我知道該是「次元刀」上場的時候了。
此刀一出,必能「斬斷」他對AB牌的念想。
用次元刀斬斷競品
我:「那大哥我有個提議,你可以聽聽看。」
我:「我聽得出大哥的最愛是AB牌,所以今天要買音響,這一定是你的首選,對嗎?」
客:「年輕人雖然我覺得你人不錯,但這我真的要說實話,我要買還是會買AB牌。」
【以下就是次元刀出鞘的時候了】
我:「那如果大哥您今天不是要買音響?您會考慮我們家的東西嗎?」
客人聽我這麼說,露出一頭霧水的表情。
不過此客畢竟是生意人,見慣大場面了,和我開起了玩笑。
客:「蛤?你們不是賣音響的嗎?還是你有賣車,要順便賣車給我?」
我:「哈哈,大哥你愛說笑,我沒有賣車啦。」
我:「我們這個牌子啊,其實我也知道音質不是最厲害的,可是大哥以你的專業來看,如果AB牌音響有95分,大賣場是30分,那我們有沒有80分?」
客人陷入沉思,我再補充:
「如果大哥覺得有到這水準,那我想給您的提議,就值得大哥考慮了。」
翻轉客戶認知
聽我既客氣,又語帶保留,客人直接問了。
客:「那你說說看,你的提議是什麼?」
我:「那大哥我就直說了,其實大哥您喜歡的AB牌,我也覺得很棒,用車子來比喻,他們就是頂級跑車,好比法拉利、藍寶堅尼,馬力和操控性絕對是一流的。」
我:「所以要買專業音響,那買AB牌就對了。」
接著我話鋒一轉,
我:「可是也因為AB牌太專業,就像跑車只有大哥你能開,老婆小孩不能和您一起同樂,也真的很可惜。」
我:「但我們的品牌就像是賓士、保時捷的休旅,它絕對不會比跑車快,但舒適性一流,全家人坐上去舒舒服服的,大家都可以用。」
我:「所以大哥如果想買專業音響,那我也覺得AB牌最好,但如果你想買的是,音質不錯,有80分水平,您偶爾聽音樂可以用,老婆小孩看電影可以用的家庭劇院,那我們的品牌絕對是您的首選。」
把商品賣給比你專業的人
我把上面一番話說完後,客人提議想再聽一次劇院組,於是我又重新為他介紹一次。
最後,他和我買了旗艦款,價值數百萬的大劇院組,直接把最貴的鎮店之寶搬回家。
結帳的過程之爽快,沒有猶豫,價錢上也毫不囉嗦。
那天我大約花了 50 分鐘接待,其中有 40 分鐘,都是客人在「教育」我。
一旁的學弟看完整個接待過程,既感到開心(我把業績全給他了),又感到摸不著頭緒。
他不明白,為什麼我可以把「音響」賣給「比我更懂音響」的專業玩家?
以上一番語言上的細膩操作,就是我說的「逆風翻盤」。
不知,你看懂了幾成?
以下,就讓我為你解說最關鍵的部分吧。
溝通力技術解說
此客人自詡是「專業玩家」,所以我不在「專業」上和他較量。
硬要較量的下場,就是和學弟一樣,被客人給洗臉,就算我洗贏了,他也不會買單。
我採用的作法是:
1、讓他充分發揮
2、發掘他除了玩音響以外的其他需求
3、拿出次元刀,把他的需求做【切割】
那我切割了什麼?
【第一刀】
我把他的身分做了切割。
我告訴他,你是專業玩家,所以你懂音響,但你老婆是不懂的。
【第二刀】
我把「音響」做了切割。
我告訴他,A牌B牌是玩家專用,但我們賣的不是音響,我們賣的是「闔家觀賞適用的劇院組」。
也因此,最後客人腦袋會留下的印象就是:
AB牌 = 專業音響 = 玩家專用 = 95分音質
我品牌 = 家庭劇院 = 闔家適用 = 80分音質
沒錯!按照我的說法,我確實在音響上輸給AB牌了。
但如果我賣的不是音響,而是家庭劇院呢?
那從家庭劇院的角度來看,有其他品牌是我的對手嗎?
答案是,沒有。
所以最後客人心情愉快的買單了。
(照片是以前其中一位客戶家的劇院組)
結語
以上這篇分享,希望能讓各位明白,如果你精熟語言,它可以在銷售/溝通/聊天中發揮的威力。
不過聰明的各位,一定也能看出,想輕易地使用次元刀,並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輕率的使用此技巧,只會讓人覺得你在推卸責任,或是不懂裝懂。
這時你不僅無法逆風翻盤,反而會陷入客訴的窘境。
次元刀,需要層層的語感去堆疊,並掌握精準的時機才能使用,而這正是我在教學中,一直致力傳授給學員們的。
如果你有興趣想加深對語感的拿捏,升級自己的溝通技巧,也歡迎參加我的【👉溝通力進階班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