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用目標達成率做年度總結
昨天才和你們提過,我非常不喜歡看到有人以「目標達成率」,做為自己的年度總結。
原因如上篇文所述,目標達成率只是冰冷的數字,甚至裡面還蘊含了運氣的成分,無法真正反應你做對,或是做錯了什麼。
關於我的私生活的年度總結,我已經寫在訂閱信給你們了,而本文我想分享的是,是關於我個人在「自我提升」上的總結。
本文是一篇教學文,也是我想送給大家的禮物,希望看到的人,都能將我想傳遞的理念,轉化成你的反思,為你所用。
我的一字年度總結:破
既然身為自信教練,那我要總結自己的成長,就必然要從「教練」的身分下手了。
今年對我來說,若用一個字來概括,那個字是【破】。
破的意思是,今年的我把部分的自己給打碎了,之所以要這麼做,不是因為過去的我不好。
而是隨著視野增廣,我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更多,想實現的目標更大,如果我還停留在過去「舊版本」,無法撐起我的夢想。
那我又打碎了什麼呢?以下先從「我的內在掙扎」說起吧。
身為自信教練的內在掙扎
上過自信力的同學都知道,只要你參加課程,就會進入 8 週的深度探索,這 8 週如果你有按照我的指示,每週你會繳 3000 字的作業給我。
這 3000 字也不是亂湊的,你得依照我設定的脈絡、方式,把你的內在世界有條有理的展開。
而在看完你的作業後,我會點出矛盾、提出質疑、給予觀點,引導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。
老實說,這件事對我來說一度是很折磨的。
我折磨的點,可能和一般人想像的不太一樣,一般人大概會想:
「是不是你每週要看數萬字的作業,這讓你太累了?」
「還是同學的內在問題錯綜複雜,所以思考很耗腦力呢?」
其實這些問題,在我身為教練的初期很快就克服了,不對我造成太大困擾,真正讓我困擾的是:
如果我想幫同學解決問題,我就得把自己代入他的思維,設身處地著想,卡住他的點到底是什麼。
若這麼說你不理解其中難處,讓我用演戲來為你比喻。
方法派演技
有一種演戲的方法稱之為「方法派」,它是好萊塢最知名的神技,眾多明星都對其著迷,以它為輔,拍出不少精采的電影。
比如電影《黑暗騎士》,演員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,就使用了方法派演技。
方法派演技的特色是,它可以讓演員完全全融入角色,所以演員本人除了要融入角色的性格外,也要創造角色本身的生活,務求寫實地演繹角色。
如果你曾看過讓你震撼不已的精采表演,演員可能就使用了方法派演技。
但這種演戲方法存在很大的副作用,那就是演員會因為長時間投入在角色裡,導致在現實生活無法跳脫角色,進而引致憂鬱症、菸酒上癮等惡習。
再說回改作業,這和我在批改作業有何關係呢?
有!關係可大了。
我是一個對於文字/語言非常敏銳的人,很多時候光閱讀文字,就可以感受到他人的想法/善意/惡意。
而當我把這個能力應用在批改作業,同時我又把自己代入同學的處境,隨之而來的就是,我會感受到同學經歷的情緒、事件、感受。
這種感覺,就好像我用方法派演技,在批改作業一樣。
如果只改一份作業還好,但連續改個十份,我就好比換了十個角色,情緒也隨之上下起伏,為之牽動。
過去,我曾被此問題困擾許久,我的困擾在於:
➤ 我不入戲,那就無法做到深層的同感
➤ 不同感,批改尚達不到我對自己的要求
➤ 我入戲太深,會影響到自己的狀態
種種困擾,造成了我的內在掙扎。
年度總結1:教學上的境界提升
然而在今年,我在無數批改的中,獲得了一種冥冥的突破,我暫時不知道如何命名它,總之我可以做到「同時抽離 + 同時代入」。
當我進入這種狀態,我在批改同學作業的流暢度,就好比是在和自己對話,只不過對話的人,從我內在的某個人格,變成了同學的人格。
至此,我感覺自己從掙扎中解放了出來,批改的速度更快,深度更好,建議更精準。
這種提升帶給我的改變,也讓我自身的的三祝功力,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,這是我今年從自信力中取得的最大收穫之一。
(關於教學的部分,我放在文末一起說明)
溝通上的高峰瓶頸
接著談談溝通,我其實有很久一段時間,很難去想像,若自己的溝通能力再提升,可以提升到怎樣的程度了。
反應更快?
預判更敏銳?
表達更精準?
還是其他的什麼呢?
做為指導者,我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同學們的缺點,但作為教學者,要反觀自己的缺點是極為困難的。
並且在我的前方,也沒有人為我引路,我只能憑著直覺、感覺,還有冒險的精神持續往前走。
如果要形容這種感覺,大概就就像時下流行的動漫:轉生到異世界的冒險者,等級已經練到 LV999,再難有任何突破了。
這種現象也影響到了我的人際,我開始覺得,和人聊天變得乏味。
他說第一句話,我抓到情緒關鍵字;
他說第三句話,我根據關鍵字,整合出他的價值觀;
他說第十句話,我已經知道他五秒後打算說什麼。
所以在和一般人聊天時,我更多的是在等待,我在等待預設好的情節發生,等待該我發言的時候,等待那個可以施加影響力的時機。
你要說這樣不好嗎?
倒也沒有,溝通能力在日常生活中,還是十分好用的,它是一個你投入身心訓練,回報絕對會讓你收穫滿滿的技能,就是我自身感到乏味罷了。
但隨著這幾年我帶了幾位溝通力小老師,還有持續批改同學的作業後,我發現自己慢慢找回了「聊天的熱忱」。
年度總結2:用創作推動聊天的熱忱
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?
我意識到的現象是,當我告訴小老師應該如何批改作業,他們聽了我的建議後,在作業中給同學做示範。
我可以看到同學因小老師的示範,表達更準確,能傳遞自己的情感,語感獲得提升,而不同的小老師,也會因他們擅長的面相不同,給同學帶來補不同的刺激。
比如有位小老師很擅長調侃,經過他批改的同學,會受其影響更想去創造幽默;
另一位小老師擅長的是延續性,同學經他點撥後,和別人聊天的舒適度會微妙的增加。
當然,由我親自批改的也是,我給予不同的建議、指點,我的能量,再加上同學們原本的天賦,就會長出不同的果實,誕生出不同的技能。
這之中帶給我的樂趣,比起批改,我更像是一位藝術家在創作。
同學們好比是「才能的原石」,我則是雕刻原石的匠人,把你們的優勢最大化,激發你們的潛能。
而當我把創作的樂趣用在日常聊天,我開始意識到,其實這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們,本身都是原石。
當這些原石碰上了我,和我產生了交流、互動,我便有了施加影響力的機會,我的言語、我的觀點、我的舉止,都會為原石著上色彩,改變樣貌。
並且當我使用的語氣詞、詞彙、語言結構,或聊天的模式有變,因其發生的排列組合,也會把近似的原石,轉變為不同的作品,這帶給我的樂趣是無窮的。
(請放心,我本人的價值觀還是引人為善,我不是打算毀滅世界的大魔王)
年度總結3:人際上的通透
第三,也談談我自己的人際關係吧。
如你所知,去年開始,我開辦了新課程【相處力】。
這是一門專門用來處理「人際進退」的課程,不論是要昇華關係,改善關係,或和平的告別,只要涉及關係變動,都是此門課程的主軸。
而我能悟出這門課程,主要原因是還是,在這幾年內,我經歷了不少人際關係的「生滅」。
之所以用生滅來形容,是因為我認為人際關係沒有所謂的好壞,好壞都是由人定義的,重點是,你擁有的關係,是否帶給你想要的體驗,是否幫助你實現自己的人生。
那滅了什麼呢?
有幾位和我曾經要好的人,因為一些變故,我們相敬如冰,不再連絡,過往我可能會感到很可惜,偶爾會憶起昔日舊情。
但悟通生滅的道理後,我已經可以做到完全放下,因為我知道,所有的關係會誕生,都是緣份的聚散使然。
這不是說我沒有能力重建關係了,只要我想,我依然能讓關係復燃,但這於我的人生目標,並沒有太大的相關性,所以我選擇無為。
生的部分,則是我家有了新的成員—波羅。
波羅是我和 Narsha 的孩子,這不是他的本名,而是他的小名。
當初會取此名字,一方面是我對他的期望,二方面是我心境上的突破,所以我想把自己從生命中收穫的祝福,完完整整的分享給他。
那什麼是波羅呢?
有智者曾言:
波羅在佛經中的意思是「度」,所以「波羅蜜多」就是「度」,也就是「從此岸度到彼岸」的意思。
有了般若,就能把我們從「迷」度到「悟」,把我們從「痛苦」度到「快樂」,把我們從「動」度到「靜」。」
有了般若,人生沒有苦只有樂,沒有動亂只有寂靜,沒有愚痴只有覺悟,有了般若就能得度,就能波羅蜜多了。」
波羅帶給我的情感
我第一次把波羅抱在懷裡時,心情是複雜且帶點困惑的。
複雜在哪呢?
理論上他是我兒子,照理說,我應該對他有無限的關愛才是,但如果你通曉何謂「關係的生滅」,你會知道這不合理。
因為你們沒有相處,沒有互動,沒有情感交流,你只是單方面的養他,那隨之而生的情感,就不是真正的情感,更多只是你的自我感動。
讓我困惑的則是,我確實感到一種奇妙的情感,一時說不上那是什麼。
那是動物照顧後代的本能嗎?不,它不是如此淺薄的情感。
那是人性本有的父愛嗎?也不是,人性是後天建構,非先天本有,生物沒有父親的概念。
為了搞清楚那種感覺,我花了很多的時間自我對話,正好當時我也在撰寫新書,在某個章節中,必然會觸碰到這個問題,這促使我更專注的向內探索。
最後,我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答案,而那個答案,完全解答了我的所有困惑。
至於答案是什麼,我已經那個答案放在書裡面了,在此就讓我賣個關子吧,因為我就算在這裡簡述,你在沒看過完整的文章前,也只能知道片段,無法意會全貌。
總之,波羅帶給我的收穫,比我想像中的多太多了,這並不是說他是一本無上真經,蘊含生命全部的奧秘,他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啟發。
他啟發了我去思考更深層的生命本質,包含他存在的意義,我存在的意義,他和我的關係又有何意義。
我對人際關係的通透度,也因此更加的清晰,檢視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時,能夠做到拿得起放得下。
年度總結4:能量的駕馭
最後,也聊聊「人生加速」吧。
如果你是的親友,你看著我長大,或是伴著我一起成長,你八成會感覺,這個人的人生怎麼了?
從十八歲前幾乎是停滯的,似乎還有發展遲緩的跡象,但十八歲後,好像開了加速器一樣,把能解的成就都解了,一般人想做的事他都做了。
有次一位朋友就這樣問我:「你怎麼做到呢?為什麼別人做不到?」
我仔細想了想該怎麼回答他,陷入了猶豫。
如果我說:「因為我做了很多對的決策。」
如此狂言,反倒顯得別人都錯,只有我對,但我不是這樣看待人生的,人生沒有對錯,只有選擇。
我也想過回應:「因為我特別努力。」
可是說真的,誰不努力呢?
那是機運嗎?好像也不是,
那是背景嗎?更不是,我沒有背景、沒人脈、沒資源,只是一個普通人,甚至原生家庭還留給我不少匱乏。
想來想去,我始終沒有得到一個好的解答。
在此請注意,我所謂的沒有好解答,指的不是「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,才鑄造今天的自己」。
我指的是,我難以用一句話,精確地描述這個【現象】。
我對能量的定義
而在加速器開辦一年後,我在每週和學員的會議中,我找到了一個完美的解釋。
我常和同學們笑稱,加速器是一門「魔鬼訓練營」,我會一改在所有課程中的親切,化身為鞭策你的嚴格教練。
不過請放心,這只是開玩笑,真實狀況是,我會直接針對你的「痛點/盲點/弱點」,給你最直接的回饋。
因此若你有參與過半年的加速器,你會感覺似乎每週都要經歷一次「重生」,我會無所不用極其的,把你的潛能給引發出來。
而就是在引發潛能的過程中,我從同學碰到的難題中反觀自身,我忽然明白,我該如何解釋,我如何成為今日的自己了。
其實真相很簡單,我沒有比別人聰明,比我努力的也大有人在,但很少有人比我更善於運用「能量」。
那什麼是能量呢?
你可以把能量理解為:情緒、感受、勞力、心力、意志力、專注力等等。
一切從你身上迸發的無形,都可以稱之為能量。
那麼能量和成就有關嗎?
Of course!關係超級無敵巨大。
你把能量用在耍廢和吃垃圾食物,你會實現「三高」和「肥胖」的人生成就,
你把能量用在內耗和自我懷疑,你會成為「腦內小劇場」的頭號導演;
你把能量用在灌注熱情和實業,你會活得很快樂,並創造出非凡的成果。
當然,你也可以這麼說:
你把能量灌注到哪,你的人生就會在哪得到成就。
而我和一般人最大的差別是:
【我不僅可以覺察到能量,還能駕馭它,改變它的流動】
我猜你看到現在,還是覺得這件事很玄,讓我稍微幫你拆解一下吧。
能量可以是專注力,改善專注力,你的能量使用效率會提升;
能量可以是情緒,改善內耗,讓你的情緒為你所控,你就能常保好心情和高生產力;
能量可以是思維,改善你的思維,你會發現自己能用「極低耗能」,處理極為複雜的人際關係;
能量可以是意志力,若你找到正確的方法使用意志力,你會知道意志力可作為起始驅動,但不可長期依賴;
能量可以是「任何無形的意念」,幻化成不同的形式出現。
看透能量流動的提升
能量是如此的重要,照理說,應該是年度總結的重點,可是你去觀察一下人們的年度總結。
你會發現,他們往往關注的是「目標有無被實現與否」,但卻忽略「自己的能量去哪了」?
長此以往,他們的人生就因此陷入了停滯,無法前進,更別提加速了。
言歸正傳,我在理解了【我非常善於運用能量】後,對我在加速器的教學,也帶來了境界上的提升。
我可以站在更高的視角看到:
「同學A工作的瓶頸,是和伴侶感情先出問題所以卡死的。」
「同學B之所以會無法斬斷爛桃花,是家裡面給的壓力導致的。」
「同學C一直換不到好工作,不是他能力不足,是他身邊的人無形催眠了他,讓他的認知降低,致使他覺察不到自己真正的價值。」
我不只看到了錯綜複雜的因果,更看到我要鬆動/調整/改變這些因果,我應該先從哪下手,把病灶切除,
再從哪裡給藥,把傷口治好,最後再給他開訓練菜單,讓他們能從走到跑,從跑到飛。
以上種種,在我看來都不是線性的能力成長,也不是等比級數的飛越,更像是一種境界上的突破,所以我才會用【破】來描述自己的提升。
當然,破不是一趟舒服的旅程,在破的過程中,我需要把自己原有的認知打碎,丟掉原本的框架,如此我的內在才有空間,可以去容納和創生一個新的自我。
不過持續突破,本就是我認定人生的意義,人生在世若只是原地踏步,貪圖逸樂,那可太遺憾早走這一遭了。
高效年度總結:檢視能量使用率
接下來,就是你們所期待,關於【教學】的部分了。
如果你也正在做年度總結,你發現自己不得要領,或是感到自己的人生停滯了,
我設計了以下的系列問題,若你能誠實回答,在這之中去面對真實的自我,必可成為助燃你人生突破的一把火。
1、今年你在哪個主題/領域/場所/情境/人事物上,花費了最多能量?
(請不要用時間來衡量,因為時間無法反映精確的能量消耗)
2、某些時候你感覺能量不受自控,請問能量都去哪了?
3、有沒有你不想耗費能量,卻還是花了,並意外實現了小成就的事件?你怎麼做到的?
4、每當你一有空,你的第一直覺,會想要把能量耗費在哪?
5、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,是你花費最多能量與其相處的嗎?如果不是,那到底發生了什麼?
6、有哪件事你灌注超多能量,但卻一無所獲的?你是不是該改變策略,更換做法了?
7、如果2024可以重來,你會優先把能量分配到哪?
8、一天24小時,你覺得有哪些時段,能量由你主導,哪些時段能量逸散,被奪走了?為什麼?
9、有哪些你不想給予能量,卻吸乾了你能量的人際關係?為什麼你不走呢?
10、不管你做年度總結的方式是哪一種,比說「時間管理/情緒管理/狀態管理/OKR/KPI/曼陀羅九宮格/目標達成率/夢想清單」。
只要是你知道的,我建議你乾脆全做!
然後把你得到的全部項目都展開,然後照耗費能量的輕重來排序。
全部排完後,也許會超過100項,但這就是你的能量脈絡了。
如果能重新排一次,你會怎麼排?
請你排出你理想的順序,然後閉上眼睛,花15~20分鐘想像一下,若你按照理想排序再活一次2024,你的人生會有何不同。
最後也祝你新年快樂,希望看到這篇文的你能實現夢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