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勝利不代表快樂
很多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,我會不快樂,是因為擁有得不夠多,只要我更加努力,讓自己成為人生勝利組,那快樂自然會來臨。
而這些人拚搏半生,到了中年又會發現,他是什麼都有了,但開心一點也沒增加。
有些人會在這時候走入歧途,開始相信「減法人生」,他們欺騙自己:
「一定是我擁有的太多了,我必須要把一些東西捨棄。」
「做個清心寡慾的人,不役於物,我就會快樂了!」
可是思來想去,捨到最後他會發現,有幾樣東西,他怎麼捨,也捨不掉,而且這些東西,就是【他擔憂的源頭】。
這些東西分別是:
親情(孝順)、愛情、友情。
用白話來說,就是圍繞他人生打轉,最核心的人際關係。
這些關係互相拉扯,互相消耗,彼此對立,又互不相讓,而位於中心的他,為了維持關係,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,卻又割捨不了。
角色增加,導致身不由己
上個月我和一位朋友K聊天,他因為碰到了上述我說的狀況,所以希望我能給他一些建議。
先交代一下K的背景,K在一般人的眼中,可以說是「十足的人生勝利組」。
學生時期,K在班上就是風雲人物,學業品德俱佳,人緣好,老師喜愛,
出社會後,K延續著優秀的表現,進入一間大公司,現在已是部門經理,
感情上,前年和交往多年的伴侶結婚,去年孩子也順利出生。
不管從哪一個角度看來,K都是人生勝利組,普通人想要實現的里程碑,他幾乎都達成了。
但是K發現自己沒有變得更開心,反而是因為「角色」的增加,他覺得身不由己,漸漸失去了自由。
被蠶食的人生
K和我訴苦道:「我覺得自己的人生,正在一點一點被蠶食。」
我問K:「怎麼會說蠶食呢?」
K說:「我感覺自己不是一個好兒子,不是一個好父親,不是一個好老公,也不是一個好的情人。」
接著他和我分享了他的近況。
K是一個非常享受家庭生活的人,所以成家一直是他的夢想,對他來說,也從來不存在什麼「下班後不想回家,只想在車上聽音樂/抽菸」這種想法。
K笑說:「什麼不想回家,那是沒有想清楚的人才會這樣想,每天回到家看到小孩我都很開心。」
他同樣期待上班,期待假日可以回老家看看爸媽,也期待偶爾能和老婆約會。
然而活得這樣通透的他,也面臨了自己的難題。
K說:「就拿上班來說好了,現在的大環境很競爭,幾乎不可能不加班,有時候我假日還得處理公司的事,可是只要一加班,我和孩子的相處時間就變少。」
「這也代表,我既做不了一個合格的父親,也不是一個下屬眼中的好經理。」
回應所愛之人的期待,何錯之有
看到這裡,我猜很多人會開始想:
「這還不簡單,那就換一份可以準時下班的工作,或是用更聰明的方式工作,問題不就解決了嗎?」
K的回應是這樣的:
「我當然知道換工作,問題就解決了,這是再簡單不過的取捨問題,但問題是,我能夠把自己的父母和老婆給換掉嗎?」
「我的父母,還有我老婆都是很好的人,他們都沒有要求我要做些什麼,所以為他們的付出,都是我自願的。」
「但這就是最大的問題,他們沒有要求我,我還是能感受到他們的期待,我只是想回應期待而已。」
成全他人,困住自己
至此,我想你十分清楚,K所面臨的問題從何而來了。
簡單來說,K隨著人生的成長,他所要扮演的角色變多了,從前他獨身一人,只要把自己顧好就好。
可是現在的K,他是:
兒子的「父親」,
老婆的「老公」,
下屬的「經理」,
父母的「兒子」,
以上這些角色,每一個都是他心甘情願投入的,所以並不存在「結婚會失去自己」、「工作會失去自己」這種說法。
但也正因為每個角色他都想成全,最後他讓自己動彈不得。
你無法回應相反的期待
在聽完K的訴苦後,為了引導他解開心結,我問他:
「你喜歡自己扮演的角色嗎?」
K說:「當然,每個我都喜歡。」
我再問:「那你有沒有想過,你不是無法回應別人的期待,而是在某個角色內,你根本做不到這件事情?」
K問:「什麼意思?」
我說:「舉例來說,如果父母和老婆對你的期待剛好相反呢?」
K說:「你是說,他們都需要我的陪伴嗎?我的想法是,盡可能做到公平。」
我說:「不是的,你指的是時間分配,我指的是更核心的問題,老婆期待你工作上『維持現狀』,爸媽卻期待你『力爭上游』,那你該怎麼辦?」
K沉默了半晌說:「我…好像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」
我說:「這就是我認為你真正面臨的問題了,你的人生缺乏了『做出重大選擇的依據』」。
你無法身兼「稱職伴侶」與「完美情人」
接著我請K做了幾件事,我請他整理:
1.他目前遇到的矛盾有
2.他在不同角色中受到的阻力
3.別人對他的期待
我把他的整理畫成「可視化圖面」,所有的問題就都清楚的浮現了。
K的內在充斥著「滿足他人期待的自己」,但卻不存在「滿足自己期待的自己」
我們不能說,他的人生選擇是錯的,滿足他人,成全他人,這可以是件美好的事,但你也得知道,一個人隨著年齡漸長,身上背負的角色越多,那所受到的期待就越多。
就比如工作吧,K身為經理,看起來只有一個角色而已,但其實他也是「下屬的上司」、「副總的得力助手」、「同期眼中的好夥伴」。
這些複雜的人際關係,並沒有簡單到「誰權力大就聽誰的」。
或者再說說他和伴侶的關係「夫與妻」、「老公與老婆」、「情人與情人」,在相處,和面對事情的優先順序也不一樣。
老公是務實的,情人是浪漫的,當衝突發生,哪個角色優先,哪個角色該退讓呢?
先滿足對自己的期待
在幫助K把角色整理、釐清後,我告訴他:「你還是可以滿足他人對你的期待,但更重要的是,你得先滿足你對自己的期待。」
K說:「但這樣不會淪為自我感動嗎?」
我說:「自我感動是,你只顧著感動自己,不顧他人的死活,但自我滿足是,你先滿足自己,讓你的人生有強而有力的立足點後,再去滿足他人,不再會因為角色的混亂而陷入迷茫。」
當天最後,K跟著我的引導,給自己的人際關係,做了一次「汰舊換新」。
這裡的汰舊換新,指的不是「斷捨離」,而是重新去思考,什麼是自己的期待,什麼是別人的期待,以及如何整合這些矛盾與衝突。
我請K按照新的方向去試著看看,邊經營邊調整,也隨時覺知自己的感受,不要讓自己再陷入「滿足了他人,自己陷入自我批判」的狀態。
不割捨任何人,也能做到忠於自己
前幾天我收到了他的回饋,他說:
「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種感覺,我按照你給我的建議去和我爸媽、我老婆,還有同事相處。」
「我感覺自己沒有特別用力『做了些什麼』,就是調整了自己付出的方式,給自己想給的,但心情上改善非常多,那種『動彈不得』的疲憊感減輕非常多。」
我問他:「那你現在是想要力爭上游呢?還是想維持現狀?」
他說:「我後來搞懂,原來我爸媽要的力爭上游,不是要無止境地爬上去,而是要讓他們有面子,所以我其實根本不必靠工作的成就來完成。」
「而我老婆要的維持現狀,她也不是希望我不升遷,她是很滿意我們現在的生活,擔心升遷會打壞原本的計畫,我只要解決她的擔憂就可以了。」
聽到K的回饋,我非常替他感到開心,因為他沒有「割捨任何人」,沒有盲目的「斷捨離」,也沒有問題「怪罪給他人」,而是能面對自我,替自己做出了真正合適的選擇。
結語
人生很有趣,也很弔詭,你越成功,照理說應該感到越開心才對,
但大部分人的人生,與此卻是相反的,他們越成功,越感覺到窒息,
如果你也陷入了這種「弔詭的處境」,我認為,你八成是被「多重的角色」給箝制了。
你本應是順著自由意志,成為「理想情人」,憑著自己的意願「結婚」,並與他人「建立關係」,
可是不知怎麼的,這些關係竟逐漸失控,最後反過來控制你,使你淪為了「多方關係的魁儡」。
想要擺脫這種困境,你該做的,不是「努力」,也不是「斷捨離」。
努力,會讓你燃燒殆盡,
斷捨離,會讓你陷入自我批判,怨恨冷血的自己。
你真正應該做的,是把注意力放回自身,關注「你自己的期待」,那才是能解決所有關係問題的「終極解方」。
P.S.以上我說的解法,並非諜對諜,也不是控制他人,我不推崇你去使用這些方法,一昧的想控制別人的人,最後往往會迷失在無盡的猜心,墜入自己創造的「猜忌地獄」。
P.S.S.關於自我期待,雖然我本文的說明極為簡潔,但這不代表它很簡單,其中有很多細節,只要一步思考不慎,就很容易掉入誤區。
也因此,針對此主題有興趣的朋友,我建議你可參加我開設的《相處力》課程,我會幫你建立完整的知識觀,並用八週的時間,一步步帶你解開人生課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