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詛咒式問題
我大學讀的是電機,修的是電子學、腦袋裡也是用工程師的方式思考,但畢業後,我選擇踏上了一條和同儕們都不同的道路,去做銷售。
很多人都認為「Mr.P你瘋了吧?大學辛辛苦苦讀了四年,現在竟然要出去當業務?好好的工程師前景你不做,寧願捨棄專業從零開始?挨家挨戶陌生拜訪跟人低頭拜託?」
當時反對的聲音很多,師長、家人、親戚,甚至還連成一氣來跟我好說歹說,就是希望我能按照「他們的決定」去生活,支持我的人幾乎只剩下我的幾個好友。
起初我非常氣憤,我十分不能諒解為何大家要這樣抨擊我?明明你們都是我身邊的親朋好友,不是應該給我力量嗎?當時我求助了幾個同樣做銷售的前輩,他們只要我別去在意、也別去解釋或反駁,只要做給他們看就好。
幾番掙扎的抉擇後,後來我還是投入了能帶給我熱情的銷售。一開始真的很辛苦,除了工作上的壓力之外,外界質疑我的聲音一直沒停過,如果這些人是冷眼旁觀也就罷了,相反地他們還會持續地丟出「言語的詛咒」。
像是「好了,別跟你爸媽鬧脾氣了,工作不適應就趕快回業界找份好工作」「你這樣要怎麼成家呢?以後你岳父岳母聽到你是做業務的,其實觀感不太好」。
還有假裝來談心其實是要說服我的「我年輕時也跟你一樣以為自己很行,還好有考公職才讓我現在能安穩過生活」
這些詛咒有明槍、有暗箭,直到發生一件事情之後,這些詛咒開始慢慢的變少。
那件事就是,我的付出開始得到報酬了。
我的努力反映在我的薪酬,我的階級上面,我身邊的人也開始明白,即使我選擇的路跟他們想要的不同,也可以有一番成就。
有天晚上我靜下心來思考,我發現,這些詛咒並不全然是惡意的。你或許會問,為什麼?他們都已經把話講得這麼難聽了,怎麼會不是惡意的呢?
站在制高點的角度往下看,其實他們也只是出於害怕、恐懼、缺乏安全感而隨波逐流罷了。他們在我做出成績前與做出成績後的態度大轉變,說明了只要能給予他們希望,他們也能夠給予認同。
這些人的生活經驗告訴他們「Mr.P這樣的選擇是十分危險的舉動」,他們在心裡做了一個假設,如果他們是我,他們絕對不會這樣做。
但他們沒設想到的是,為了這一天的到來,我做足了多少精神上、實務上的準備,我身處的環境是他們無法想像的,我的潛在能力也是他們所臆測不到的。甚至有些人也十分嚮往我的選擇,他們期待自己能跟我一樣有勇氣跨出舒適圈,但現實中的困難讓他們怯步了,所以只好藉由嘲諷、詛咒來填補心中的失落。
回到先前我問你的問題:
你所做的這一切是為了什麼?
你對人生有何企求?
這些表面上關心你,實則希望束縛你的人,他們懂你的生活嗎?他們是否真的明白你要什麼?
如果你把大多數的時間都花費在消滅這些聲音、抵抗這些詛咒,那我可以肯定你將寸步難行,並且大大地偏離你的目標。
狄更斯在《雙城記》裡寫道:
「這是最好的時代,也是最壞的時代;這是智慧的時代,也是愚蠢的時代;這是信仰的時代,也是疑慮的時代。」
他人眼中的最壞,可能是你眼中的最好,他人眼中的一文不值,對你來說可能充滿價值,關鍵在於你如何去經營你的生活,而不是讓別人來插手。
總結:
一、審視投資
這裡的投資指的是時間,對一個努力向上的人來說,在事業的草創期,時間可以換錢,對一個事業邁入成長的人來說,時間的投資學更是非常重要。
要避開假面式問題,請在解決問題前先思考「這個問題值得我投資時間嗎?」如果答案為否,請把你的時間與注意力重新聚焦。
當心那些「抱怨式問題」,偶爾向身邊的人吐苦水無可厚非,但如果養成了抱怨的習慣,久而久之不僅會減損你的生產力,也會讓你的思維轉化為抱怨性思考。
在遇到困難時我常會問自己「我要如何達到雙贏?「我要如何預防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?」記住,預防永遠勝於治療。
三、建立自信防護罩
詛咒永遠會在,只要你還活著還會呼吸,就不可能不聽到有人反對你。所謂「不遭人妒是庸才」,在成長的道路上,總會有人冷眼旁觀,或是在暗地裡對你扔石頭,為了保護自己,同時有的投資時間,因此我建議你去建立專屬於你的「自信防護罩」。
當「防護罩」建立好之後,別人對你的批評、嘲笑、諷刺反而會成為你的助力,眾人的你一言我一語也不再能干擾你,你便可以堅定地奔向自己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