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大你好!
我是上周末5/16-17到台北參與你自信力課程的學員(當時坐在第一排、戴眼鏡、年紀最輕的那位)目前就讀雲科大-休閒運動研究所。
這次的課程專程坐車北上參與,至於原因是為什麼呢?
因為我從小就與同儕朋友的興趣、嗜好格格不入。
當大部分班上男同學著迷於線上遊戲,我卻喜歡球類運動;當一群人聚再一塊,喜歡打打鬧鬧;而我覺得不有趣、很幼稚,喜歡坐在一旁看著;上了大學,當周遭同擠早晨5點還在睡夢中,而我已起床運動或閱讀。
成長的過程中,時常被家人、同擠說過於「內向」、「害羞」使我在人生階段中,有很長一段時間誤以為自己必須要很「外向」、「活潑」才會令人喜歡,「內向」與「害羞」是負面的字眼。
可是當我試著學習所謂「正常」的「外向」、「活潑」時,發覺自己根本不是那個料,而且當我覺得自己已經夠活潑時,他人覺得還不夠,因此使我產生了極大困惑。長大之後,開始研究心理學、情緒相關的書籍也諮商過,但始終覺得缺少些甚麼!
直到某天閱讀到你網路上的文章,除了內容吸引人之外還足夠「具體」,所以買了你的書來閱讀。讀後非常有共鳴與感觸,所以報名課程想要親自感受與接受指導。
在課堂中,有幾個練習令我印象深刻,首先是「三祝日記」。
上課之前,我已有習慣紀錄今天影響情緒好壞的事情,並以一至三行的敘事句描繪心情與過程及如何改進;但是「三祝」的作法更簡潔、有力而且很具體並加上分數,整理起來一目瞭然、一看就知道問題癥結點在哪裡。
第二個是在繪製人生藍圖,每項因素皆須陳述具體、清楚、依序打分使自己明白對於條件捨取與選擇的先後順序。
最後是在作專注力練習,當我走在街道上,對於任何人、事、物沒有帶有任何評價時,當下感到一切事物都是美好、幸福的!
這個練習也是我目前正在努力的,因為我的思緒非常活躍,腦海中時常浮現非常多的想法。
在課程中,我領悟到幾個觀念:
1. 上台本來就不是一件恐懼、緊張的事,而是我們從小被認知必須賦予「上台」緊張的情緒。
2. 所謂完美幸福的人生因人而異,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!
3. 其實我們害怕的不是做錯事,而是背後預先設想可能被討厭的情緒。
曾經我也誤以為,所謂的自信是要用很多他人眼中所定義、衡量的「成就」所堆疊起來,因此也做了許多誤以為很有成就的事情。
ex. 充實各領域的知識、健身、學習英文、參與各式比賽。
雖然結果都不錯,但內心始終有種空虛感,之後才領悟到,原來做這些事情背後的動機與目的並不是出自於「內在」。
不過很慶幸現在對於這些事所產生的動機是由內而外,也逐漸轉變成自己真正的興趣!
我很高興有機會參與你的課程,參與之後我更堅定、堅信自己的特質,也努力找尋並創造屬於自己的「價值」。我期望有天能幫助更多的青少年朋友、大學生們在青春最迷茫、最容易受同擠影響的階段尋找到自我的價值、而不是盲從的人云亦云。
就如同你說的:「BMW和Toyota沒有所謂的好與壞,因為它們的品牌定位出發點本來就不同」。
我相信沒有所謂最好的伴侶、最好的人生、最棒的工作,所謂的「最好」是在跳脫社會所制定「成功」的框架後,自己找到屬於最「適合」、最「舒適」、最「自在」的那一份工作、一位伴侶、一趟旅程!
By Jef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