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你會在意別人的眼光?其實你真正在意的是你自己

目錄

為什麼你會在意別人眼光

最近聽到一個很特別的說法:如果你想要「不在意他人眼光」,你只要告訴自己,你其實沒那麼重要,那內在的不安就會得到緩解了。

我不認為這是「破解在意」的正道,事實上,這種說法反而是對你有害的,只會讓你陷入更深的自欺。

但要把其中的道理說明白,就不是三言兩語可說清的。

正好,日前我也收到一位學員尋求我的建議,他所面對的問題,也是因為:

  • 在意他人眼光
  • 發現自己為別人而活
  • 卻又無力扭轉這樣的現象而感到疲憊

今日我就一併把這個千古難題,在此為大家做一個完整的解答,我會為你說明:

1、為什麼人總是會不由自主的「在意他人眼光」?

2、別羨慕那些很做自己的人,他們很可能比誰都更在意他人眼光

3、在意別人眼光也可以是好事

一起聊聊吧~

在意他人眼光,就會淪為為別人而活

學員B問:我是一個很在意別人眼光的人,從小到大都活在在意他人的陰影之下。

學生時因為在意老師,所以我努力念書,但我不是真的想念書,只是為了得到老師的稱讚。

這樣的我出社會後變成在意主管,在意同事,所以我主動攬了很多工作,就只是為了讓老闆覺得自己好用。

我也很在意朋友的評論,雖然我知道他們的出發點是為我好,有時候也可能是無心的,但一句話就會讓我在意很久。

最近我忽然意識到,自己的人生過了三分之一了,我都在為別人的眼光而活,覺得自己好悲哀。

我想做到不在意別人,能專注過自己的生活,請問我該怎麼做呢?

曾有朋友跟我說,要擺脫在意很簡單,就是告訴自己,別人其實沒有在注意你,這樣焦慮就會緩解了。

他的說法乍聽很有道理,但想想總覺得有哪裡怪怪的,也想一併請教P大的看法。

你其實不是在意他人,你在意的是「你自己」

先說結論: 你會在意別人的眼光,不是因為對方說的不對、語帶不善,或是他歪曲了真相。

真正的事實恰恰相反,你會在意某人的言論,是因為你被他戳中了。

他的言論講中了「你對自己的看法」,並曬出了你最不想顯露於外人的那一面,你感到極度赤裸,所以形成你的在意。

也因此,世上根本就不存在「在意別人眼光」這件事,從頭到尾你真正在意的,都是你自己對自己的看法。

只是過去的你不願面對自己,所以你欺騙自己,不願面對自己的感受,現在突然冒出一個人,他把你對自身的想法說了出來。

你的生氣、你的難過、你的悲傷都不是針對他,而是針對「被自己給看清(看輕)的自我」。

在意別人所以裝憂鬱

前幾天我和娜莎(我老婆)聊天,我們聊到了,彼此年輕的時候最喜歡做什麼。

我和她說:「中學的時候,有陣子我很喜歡裝憂鬱,每天把自己搞得黯然神傷、煩惱圍繞。」

娜莎問:「這麼特別?那你為什麼要那麼做呢?」

我說:「因為當時的我很匱乏,我很希望別人能夠注意到我,所以想顯現自己的獨特。」

娜莎不解:「顯現獨特有很多種方法,為什麼要裝憂鬱?」

我說:「因為我的獨特建立在『沒有人可以理解我』,所以才要用憂鬱來包裝啊。」

娜莎:「你的意思是,你越讓別人不理解你,就顯得你越獨特?」

我笑回:「沒錯!這樣也顯得我越出眾。」

為了讓娜莎理解,年少時的我之所以要這麼做的理由,我便和她分享了,最近流行的文藝青年症。

文藝青年的三個等級

你有聽說過「文青」,或是「文藝青年」嗎?

想到文青,你腦海中浮現的那個人,會是做怎樣的打扮呢?

上週我認識了一位朋友的弟弟,他自稱是前資深文青,和我們分享了他的文青路,其心路歷程之精彩,讓我們聽得很入迷。

他開頭是這麼說的:「身為文青,第一大守則就是,絕對不能聽主流音樂!」

朋友問:「為什麼,音樂不是喜歡就聽,主流不好嗎?」

他說:「因為在我們的圈子裡,你聽主流代表你從眾,你從眾就是沒有想法,沒有品味,那你就是庸俗的。」

接著他又續道:「有次超好笑的,我們幾個朋友包一台車出遊,司機說音響可以接大家的spotify,結果有個平常自認超有品味的人,接上音響後不小心洩漏自己的歌單,被發現他在聽OOO(某主流歌手)的歌,他後來被大家嗆超久,之後出去玩都不好意思來了。」

朋友問弟弟:「挖,這也太誇張了,那你們文青有分等級嗎?」

弟弟說:「你這就問對人了,當然,而且我們連看的書,看的電影都有分。」

以下是弟弟的分級:

1、入門文青

絕不看商業電影,必須熟悉刺激1995、楚門的世界,這時看什麼書都行,音樂可以聽披頭四、皇后合唱團。

2、進階文青

imdb 排行前 100 的電影不能看,必讀書籍是麥田捕手、挪威的森林,電影則是昆汀塔倫提諾、黑澤明,音樂聽Bob Dylan。

3、終極文青

電影只看法國新浪潮,音樂不聽有歌詞的了,因為歌詞已無法傳達內心的孤獨,不讀書,因為沒有書可以紓解寂寞。

朋友聽完弟弟的分級後,大笑道:「最終極文青是怎麼回事,不看不聽不讀,這樣還能算是文青嗎?」

弟弟說:「那你就太不懂文青的精髓了,重點不是「文」,而是要獨特,所以不是不看不聽不讀,而是沒有東西能入你的眼了。」

朋友問:「那你現在走到哪個階段了?」

弟弟笑回:「那是當年我找不到自我,又很在意別人眼光,所以我才當文青,現在的我早就不搞文青那一套啦,哈哈。」

明明想被關注,又害怕別人理解

為免有朋友誤解,以為文青都是匱乏的,在此讓我特別說明,朋友弟弟口中的文青,指的其實是「過去的他自己」,那是他的自嘲。

不過他的一番言論,正好就和年少時「裝憂鬱」的我,心態上不謀而合。

年少時的我很在意,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是否有魅力、是否獨特,所以才用憂鬱來包裝自己。

當時我的思考迴路是這樣的:

《我要讓自己看起來很獨特 → 所以我必須裝作清高、無人理解的模樣 → 當別人發現我很難懂 → 代表我很獨特》

為此,我不能說我喜歡流行歌,喜歡賣座電影,喜歡書籍暢銷榜的作品,我喜歡的東西必須冷門,越小眾越好。

這就和朋友弟弟口中的「文青」相似極了對吧?

然而這樣的我,也碰到了一個兩難的困境——如果有人說他欣賞我的品味,喜歡我看的書、聽的音樂、看的電影,那我到底該接受,還是該反駁?

若我欣然接受,那代表我被理解了,那如此容易被理解的我,豈不是一點都不獨特了?

再者,我明明這麼獨特,竟然有人和我喜好一致,這就不顯得我很庸俗?

若我反駁他,那我可以繼續維持清高,把他人對我的理解拒之門外,可是這樣一來,我和對方就無法建立關係,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?

錯誤的應對:告訴自己沒有人在意

以上邏輯你能明白,那你就可以搞懂,為何我會說:

「當你意識到自己此刻「正在」在意別人的眼光,你告訴自己,別人其實沒有在注意你,這種做法是完全無用的。」

因為:

1、你其實想要別人在意你

很多人口口聲聲說,自己想要「不在意他人眼光」,可是他們一直在做的,卻是想辦法「吸引他人目光」。

這豈不是很矛盾嗎?

2、你真正在意的眼光來自你自己

回到學員B的問題,他自述:「我學生時期在意老師,出社會後在意同事、老闆,日常在意朋友。」

我問他:「那你在意什麼呢?曾經有人說過什麼,讓你很在意的?」

他想了想回道:「有次我和朋友抱怨工作,朋友就評價我,說我會不被公司重用,是因為我工作能力真的普普,他的說法讓我很傷心。」

本來學員B一直以為,他的傷心來自於「朋友的看輕」,直到我問他:「撇去朋友的主觀意見,那你怎麼看待你自己?」

學員B:「P大的意思是,我對自己的能力如何自評嗎?」

我說:「是的,你覺得你的工作能力是優秀、普通、欠佳,還是你會給予怎樣的評語呢?」

學員B想了想後說:「其實我也覺得自己能力普普。」

我笑回:「那這樣看來,你朋友和你的意見一致,你們都覺得「你」能力普普,那你應該為你們的「所見略同」感到開心不是嗎?」

學員B聽我這麼說,頓時楞神了一會兒,他說:「欸,好像是這樣欸,那為什麼我會開心不起來?」

我說:「因為看輕你的人,就是你自己,那個持續批判你的人也是你自己。

他人的存在是一面鏡子

學員B被我點破了內在的矛盾後,瞬間把從前不明白的一切,一口氣全部想通了。

他問:「這樣說來,我說自己在意老師,在意老闆,在意朋友的看法,這都是假的,我真正在意的,是我對自己的看法!?」

我說:「不能說是假的,他們的存在就像一面鏡子,映射出你對自己的看法。所以你真正該修正的,是你對你自己的看法,只要你對自己還有敵意,那你就會持續在意他人眼光。」

學員B恍然大悟道:「原來如此,難怪我不管怎麼和自己說不要在意,我還是很在意。」

我回應:「那現在你該知道,為什麼就算你告訴自己,別人其實沒有在注意你,也無法緩解你的負面情緒了吧?」

學員B答:「因為我一直在注意我自己?」

我說:「是的,這就是你所有情緒的來因,即使你環顧四週,現在、此刻確實沒有人注視著你,但有一個人他對你的凝視是如影隨形的,那個人就是你自己。

在意的解方:誠實面對自己

在釐清真因後,我請學員B把專注力放回自身,並且誠實問自己:

「到底他對自己哪裡不滿意?」

這是我要他特別小心,他給出的答案,不能是因為:

➤ 別人這麼說,所以他這麼覺得

➤ 別人批評他,所以他才想改進

➤ 別人讚美他,所以他才想保持

(沒錯,他人的讚美也是一種可怕的內在毒藥!改天我會另寫文章說明)

當然,這些答案並非觸手可得,我請他按照我教他的三祝(我獨創的信念重塑法),一步步探索自我,再循序漸進的將內在的信念重新整理,他才挖掘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
在經過八週的練習後,學員B的心態有了 180 度的轉變,他回饋:

「我忽然覺得,在意別人眼光,其實可以是一件好事!

我問他:「嗯?你有什麼領悟,怎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?」

他說:「因為透過他人的眼光,我可以反覆檢視,今天的我是不是「忠於自己」,如果是,那我應該快樂地繼續前進,如果不是,我也可以開心的修正自己,讓自己成為「想成為的樣子」。」

我反問:「那難道你不怕,有一天你又會回到從前,因為在意而困住自己嗎?」

他說:「以前的我當然會,但現在透過三祝,我可以分清楚,什麼是別人的眼光,什麼是我自己的眼光,那我就不會迷失在他人的意見海洋裡了,所以我特別感謝P大,讓我能跳脫在意,活出自己真實的樣子。

重點不是他人,是你怎麼看待自己

為什麼你會在意他人的眼光?

你在意的其實不是他人,他人只是鏡子,映射出「你對你自己的看法」。

所以你真正應該花費心思去處理、去溝通、去修正的,是你的內在世界。

如果你對自己的看法很猶豫、很模糊,那他人當然可以輕易影響你;

但如果你知道自己要走的路,知道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,你的腳步就是堅定的,心態就是自信的。

延伸閱讀

對什麼都沒興趣,下班只想耍廢窩在沙發,這樣的生活正常嗎?

如何克服自卑?自卑不是一種病,你需要的不是克服,而是超越

相關文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關於我

Hi,我是自信教練 Mr.P,專職教授自信,擅長以生活切入心靈,從愛情刻畫哲理,由溝通洞悉人性,致力於為想改變的人打造嶄新的生命。了解更多 →

訂閱

想看更多精采內容?

訂閱Mr.P的精選好文

    每週定時收到Mr.P於戀愛/自信/溝通等主題的私人建議,為你解答人生中的大小困惑。

    文章分類

    今日最熱門

    近期留言

    Recent Comments

    標籤雲

    Tag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