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什麼都沒興趣,下班只想耍廢窩在沙發,這樣的生活正常嗎?

目錄

對什麼都沒興趣,這正常嗎

每當你打開社群媒體,是不是總會看到,身邊朋友們過著「極度充實」的生活?

他們總在學新技能、讀新書、參加各種課程,過著精彩豐富的人生。

而你回頭看看自己,每天下班就只想和寵物窩在沙發,這種對比讓你感覺,自己是不是不太正常。

如果現在的你,也因為「週遭的人太過上進/充實」,讓你心裡隱約覺得不適,甚至你開始思考:

「別人都在努力充實自己,我是不是太安逸了?」

「我應該像他們一樣,去學更多東西、嘗試更多事情嗎?」

「我每天只想和貓相處,這樣的生活是不是有問題啊?」

那這篇文章,就是為了你的困惑而寫的。

本文我會和你分享:

1、為什麼你總是容易被他人的「上進」所影響?

2、對什麼都沒興趣,問題到底出在哪?

3、你該如何找回內心的平靜

一起聊聊囉~

看別人很正向,覺得自己有問題

網友T問:

我是一個內向且怕麻煩的人,與同事朋友相處有說有笑也還行,但會刻意與覺得麻煩的人保持距離,跟父母比較多衝突矛盾。

最近在FB上看到朋友很正向的人生分享,好像什麼都想學、對什麼都有興趣。雖然覺得有點像直銷,但突然覺得自己相較之下,好像對什麼都沒興趣。

目前養了幾隻貓,每天生活也沒什麼不愉快,工作也都覺得還可以,至少養得了貓出得了國。生活重心大概就是貓。

然而,當我看到別人過得這麼正向,好像什麼都想嘗試都想挑戰想學,或者去唸書修什麼學分,

突然覺得什麼都不想學、下班就只想跟貓窩在沙發看卡通的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。

本來我還覺得自己過得也不糟,但一看到別人那麼正向,就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有問題。

請問這樣需要做甚麼改變嗎?

或者有沒有建議可以看什麼成長書籍,無論是改變或是接受這樣的自己?

會被他人影響,是因為缺乏自我價值

先說結論:

如果你想知道,你是不是應該「改變」或是「接受」現在的自己,那麼你應該做的就不是:

  1. 用比較的方式催眠自己「其實我已經很好了」
  2. 用別人的上進來砥礪自己,告訴自己應該改變

以上這兩種方法都會讓你偏離本心,並且把原本單純的事情越弄越複雜。

你真正應該做的,是建立一套「評判自我價值的標準」,這套標準完全發乎你心,不由他人所定義。

最終你可以用這套標準,來省視自己下一步應該往哪走,做出怎樣的決定。

表面上進vs.真實熱情

我有位朋友小明,他的人生曾有段時間,自身狀態也如你一般,生活中沒什麼不愉快的,工作還可以,交友也還行,生活重心就是上上健身房、打打遊戲。

不過當時小明有幾位「熱血朋友」,他們的生活可就非常精彩了。

每天小明都會被他們的動態洗版,一會兒他們又學了什麼新興趣,一會兒從哪些書中領悟了人生至理,有報名進修課程的,有去讀EMBA的,好不熱鬧。

基於好奇心使然,有次小明非常認真的去請教他們,他們的熱情和上進是打哪來的?

為什麼他們總有燒不完的熱血,能推動他們一直去學習?

不問還好,一問之後,小明竟然從不同人身上,得到了相似的答案,他們給小明的回覆都是:

  • 因為要提升競爭力
  • 人生在世,本來就要持續精進自己
  • 人不努力,那活著和鹹魚有什麼兩樣

等等這類非常正向勵志的答案。

起初小明聽了很有道理,於是勉勵自己也要和他們看齊,盡力去「自我提升」,逼自己每週一定要看幾本書,要計劃的吸收多少知識,上多少課程。

然而小明的努力很快就碰到瓶頸了,在堅持三個月之後,小明很快對於自我提升感到枯燥乏味,每天回到家小明只想打開電腦,就算是盯著遊戲,也比自我提升更舒服。

又過了一兩年,小明發現這些當初很熱血的朋友們,他們的提升開始「露餡」了。

每次小明和他們談天時,因為想更了解他們的提升狀況,所以總會想請教他們在某某專業、某某領域上的看法。

可是每一次小明得到的回覆都是很淺薄的,不然就是刻意迴避了問題。

小明也開始隱約懷疑:「會不會這些人的上進都是假裝出來的?一切只是他們的自導自演?」

又過了一兩年,在小明持續的觀察,並來回驗證後,他終於確定了自己的判斷。

是的,這些人幾乎沒有一個人是「真上進」的,他們其實一點都不熱愛學習,也和上進這個詞搭不上邊。

這並不是說,他們騙了小明,不是這樣的。

書,他們確實有看;

課程,他們確實有上;

為了自我提升而投入的費用,也確實都是真金白銀。

但他們真正在做的其實是「讓自己看起來上進」,享受旁人「誇讚他的上進」。

所以比起精深的學問,他們更擅長的是打卡拍照發文,用社群營造自己努力不懈怠的人設。

換言之,他們一直來在欺騙的人是他自己,他想騙自己,自己其實很努力、很好學、很上進。

找回真實的自我價值

在看破真相後,小明也反思自問,那我真的是一個人生活沒有重心,不思進取的人嗎?

仔細想想,小明發現他低估了自己,事情完全不是這樣的。

就以健身為例,小明在數年間從一開始的小白亂練一通,又在健身課中接觸到三項、健力、功能性訓練、飲食控制。

因為錯誤訓練受過傷,看過物理治療,而後久病成良醫,現在自己哪裡肌肉痠痛,小明都能用合理的方式幫自己放鬆。

這些都是需要投入大量心力,灌注熱情去學習才能辦到的事。

換言之,小明的生活其實是有重心的,並且這份重心不是憑空而生,而是有其深刻的目的與意義。

有沒有生活重心,你自己說了算

我想有朋友看到這可能會納悶:

「P大你說得我都懂,可是小明的故事,和網友T的提問有何關聯呢?」

當然有的,我想為你點出的關聯便是:

「一個人有沒有自己的生活重心,應該由自己去判斷,而不由他人來告訴你。」

網友T的心境正如從前的小明,正在被他人「看起來很充實」的生活方式所影響,因此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。

然而這種影響也是十分荒謬的,就以小明為例,小明朋友們的「上進」,並不是真的上進,更多是為了表演和吸引別人注意自己。

然而真正專注於生活的小明,卻被朋友們給影響了,這豈不是本末倒置了嗎?

為什麼人會覺得自己缺乏重心

基於以上分析,我認為目前你碰到的核心問題是:

【你缺乏一套判斷自我價值的標準(系統),所以你的心很容易被他人擾動】

以下讓我逐點說明:

1. 對什麼都沒興趣

首先說說你提到的「對什麼都沒興趣」,人會對週遭的事物不感興趣,可以分為兩種類型:

A. 你非常專注於自己的生活,所以你不想耗費多餘的心力在其他事物上

B. 你並不專注於自己的生活,你的生活存在大量的打發時間、虛耗度日的時光

如果你是A類,那按照你提到的「養貓」,你應該對「養貓」有一番自己的心得。

請注意,這裡有一個誤區,很多人會以為,對養貓有興趣,就要成為「養貓專家」,這是兩回事。

專注於養貓,是指你很珍惜,很享受和貓相處的每一刻,而根據你的天賦、喜好不同,你可能會成為「擅長拍貓咪的攝影師」、「擅長給貓咪做鮮食的廚師」,或是「貓咪行為大師」、「貓界知名Yter」。

但如果你是B類,你就不會在養貓一事有所感悟,那就真的只是想打發光陰而已。

2. 生活重心

如果你是A類,那你是很難受到其他人煽動和影響的。

人心是這樣的,當我們看到別人過得歲月靜好,享受榮華富貴,一般人總會心生羨慕,心神嚮往。

然而很少人敢去面對真實自己,多數人發現自己心生羨慕時,會再欺瞞自己說:

「人比人,氣死人。」

「其實我現在過得也挺好的,幹嘛去和別人比。」

「人生就是這樣嘛,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。」

可是這些想法其實都是有問題的,因為你對於「價值的評判」仍來自於比較,而不來自於自己的發心。

在此引用我自己於《男人的愛情研究室》寫過的內容:

『我以為真正的自信是,你知道自己是誰,想成為怎樣的人,想過怎樣的生活,所以你對自己「擁有的一切」有高度的認同。

舉例來說吧,一個有自信的人是這樣思考的,若你是個公務員,當你看到朋友們創業賺了大把銀子,你不會羨慕也不會哀怨,你會笑著說「這樣挺好,他過上他要的生活」。

然而若你創業成功,事業有成,當你看到朋友們考上公務員可以有閒情逸致,過上溫馨的家庭生活,你也不會流露輕蔑,相反的你會說「看到大家都過得很幸福,真好」。

在自信者的眼中,財富有多寡,能力有強弱,但身為一個人的價值並沒有高低。』

我在其中提到的自信,就是一個人具備了「判斷自我價值的標準(系統)」後,自然會伴隨而生的心境。

然而你目前的狀況卻是:你不知道自己過得夠不夠好,你若想知道,就得拿他人的境遇來和你作對比。

如此一來,你比贏了就會感到心情舒暢,比輸了心情鬱悶,你的心會不斷在這兩種狀態內來回飄盪。

3. 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

承以上2點,我認為你現在最需要的,不是讓任何人來告訴你: ‧我的生活是好是壞 ‧我有沒有問題 ‧我該不該更加正向

因為目前的你,尚未建立起自己對「自我價值的判定基準」,而只要標準一天沒有確立,那你的人生就談不上去「解決問題」。

以旅行為例,旅行可以是「慢步調的深度旅遊」,也可以「快節奏的購物行程」。

所以當你的目的是僻靜的深度旅遊,旅行社卻安排了「喧鬧的熱門觀光景點」,那我們就可以說,這趟旅程的安排是有問題的。

反之,若你的目的是購物行程,旅行社卻安排了「好山好水」給你,這樣的安排同樣也需要調整。

那如果把人生看成旅遊,你的目的是什麼呢?

目的沒確定,那任何人給你的建議,都只會讓你更加雜亂,更加矛盾。

即使給建議的人是一片好心,他們的立場也可能是極端的,你又怎麼可能去消化呢?

不必急著改變自己

現在的你不必急著去「改變自己」。

你真正該做的只有一件事,想辦法去: 《建構一套能判斷(衡量)自我價值的標準(系統)》

這套標準是由心而發,只屬於你,當它越完整,你就活得越通透和自在。

而如果屆時你打算改變,你的改變也將完全忠於自己,你會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,他人怎樣敲邊鼓,他人過得是好是壞都無法動搖你。

P.S.想建立一套自我價值的判斷標準,你需要的是:

❶ 深度的自我覺察

❷ 駕馭情緒的能力

如果你缺乏的是以上兩者,以至於沒有開始的頭緒,也你歡迎參加我開設的【🚩自信力課程】。

我將手把手帶領你,創造專屬你的內在價值系統,培養出不受外境影響的堅實自信。

延伸閱讀

常常覺得活著好累,該如何調適自己?

生活壓力怎麼辦?

 

相關文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關於我

Hi,我是自信教練 Mr.P,專職教授自信,擅長以生活切入心靈,從愛情刻畫哲理,由溝通洞悉人性,致力於為想改變的人打造嶄新的生命。了解更多 →

訂閱

想看更多精采內容?

訂閱Mr.P的精選好文

    每週定時收到Mr.P於戀愛/自信/溝通等主題的私人建議,為你解答人生中的大小困惑。

    文章分類

    今日最熱門

    近期留言

    Recent Comments

    標籤雲

    Tag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