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們的心,總是難以安定?
想了好幾天,覺得還是應該要寫一篇文章,來談談為什麼現在很多人的心這麼的不安定,我們到底要怎麼樣,才能夠讓自己安定下來。
我希望所有看完這篇文章的人,都能夠因為我的文字、語句,還有我在這篇文章所有提供的想法,讓你更有安全感、更安定,覺得更自在一些。
那我所做的努力,就有它的價值了。
我所感受到的世界
我是一個對文字、聲音、語言,還有各種訊息的感知力都非常非常敏銳的人。
我總是能從這些訊息中,去察覺到別人的情緒,推測別人的意圖,以及根據這樣的能力,去預測人們下一步會有何打算,做出怎麼樣的決定。
過去的我,把這種能力應用在我的課程上,所以我總是能夠很快去察覺學生的盲點,教他們如何去打開對話的感知力,這都要拜這種能力所賜。
可是最近我發現,不論在各個社群,包含Threads、臉書、IG,我都感覺到,這個世界、這個社會,有種非常非常不安、惶恐、混亂的情緒正在蔓延。
同時我也察覺到,當人們沉浸在這種情緒當中的時候,他們很容易做出衝動、魯莽、憤怒,或是各種容易讓自己後悔的決定。
我也無法置身事外
我當然知道,這些情緒不是憑空而生,而是其來有自。
比方說,人們可能感覺到,他們的生存變得艱困了,他們感覺到自己的未來不知道該往哪去。
而身為一個情緒感知敏銳的人,我非常能夠去共感,同理這些情緒和想法。
所以連帶的,我也感受到這段時間,我有時候不是那麼地舒服,因為我的情緒的敏銳度會讓我自動地去啟動,把自己代入——如果我是他們,身處和他們同樣的處境,那我會怎麼樣?
為我的孩子守護世界
所以這段時間來,我感覺到我自己也受到了社會的影響。
雖然這影響對我的生活來講佔比非常小,但是和過去相比,我能夠感受到明顯的變化。
身為一個專職教授別人自信、常常在幫他人處理情緒、教導如何讓他人心安的人,我覺得我有義務,應該要為這個世界、為這個社會,做點什麼事情。
這件事情不只是為了別人,也為了我的孩子。
我現在是一個父親,我有小孩,所以我希望未來他所處的世界,是充滿快樂,洋溢著幸福和歡樂,有陽光、有美好的空氣和綠地,這樣才應該是他要成長的環境才對。
永遠問自己:我能掌控什麼?
因此今天,我想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我曾經教授給學生,同時也是我本人,在我感覺到我的心情有了起伏、我的心變得不安定的時候,我會如何讓自己安心的方法。
我要提供給大家的方法是:
【請你永遠要時刻地問問自己,即使環境外在不斷地在變動,但我能夠控制些什麼?】
什麼叫做環境呢?
你可以想像,天氣是一種環境,氣溫是一種環境。
所以明天可能會下雨、可能會出太陽、可能會刮大風、可能會有下雪,這些都是外在環境的變動。
但是,身為自身主宰的你,永遠可以去決定,你該如何因應和面對這些天氣的到來。
所以,雖然天有不測風雲,但是你可以直面風雲,做好你力所能及的應對措施。
小心「人定勝天」的幻覺
不過請小心,我不是要告訴你「人定勝天」。
如果你抱持著人定勝天的這種信念,對你而言是危險的,因為天的變化很多時候大到不是人力能夠去阻抗的。
比方說地震、比方說颱風。
所以我們能夠做的,永遠是控制好在我力所能及內,我能夠做到、辦到、解決、預防、避免那些事情的發生。
想控制一件事,先擁有控制它的資源
好的,我知道你們下一個問題就是——那我要怎麼知道我能夠控制的範圍到哪裡?
因為有時候你連自己能夠控制什麼,你都不見得能夠知道,對吧?
這裡舉一個我兒子的例子:我希望我的兒子能夠健康、平安、快樂地長大,所以在我能夠控制的範圍內,是讓他吃得營養均衡。
可是,我不是一個專業的營養師,我也不是專業的保姆。
我並不知道,對一個八個月大的嬰兒來說,怎麼樣叫做營養均衡。
所以雖然我想控制這件事,感覺上這件事也應該在我的控制之內,可是實際上,我並不具備控制這項事情所需要具備的資源、知識。
第一步,尋求專業協助
所以針對這件事,我和娜莎(我老婆)的決定是:
-
我們得去請教專業人士——比方說小兒科醫師、保母、營養師。
-
我們得去學習——獲取實現控制應有的知識和資源,那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,更加地專注在能夠控制的事。
再舉個例子。有時候我們會帶孩子出門到公園玩,讓他在草地上爬爬、曬曬太陽,或是跟狗狗互動。
我們沒有辦法控制他遇到的每一個小孩,會有怎麼樣的脾氣;
我們沒有辦法控制他遇到的每一隻狗,會不會生氣、會不會突然攻擊。
但我們能夠控制的是,我們陪在他身旁、幫他注意安全,當有危險來的時候,能夠及時地去中斷和介入。
這就是我們身為父母能夠去做到的。
風雨中不必赤裸前行,你可以為自己撐傘
那如果照顧小孩是如此,我想回到你的生活也是一樣的。
有些事情可能較為敏感,我不願多提,但你自己身在其中,你一定知道。
比方說,可能是世界的情勢、可能是關於匯率、股票、投資,可能是關於資產、薪水、升遷,可能是關於工作、你現在所面臨的各種人情世故等等。
這些事情,我知道每一件都很煩、很紛亂、很困擾著你。
但是我希望你永遠要記得告訴自己:去控制那些你能夠控制的事情。
你無法對抗老天爺,所以明天會下雨,你無法改變。
你永遠有主動權,去選擇為自己撐一把傘、為自己穿一件雨衣,在下雨那天讓自己稍微歇息,泡上一杯咖啡,好好地讓自己休息。
但你絕對不是無能為力的。
你不需要讓自己走在雨中,任由風雨不斷地擊打你,讓自己陷入一個風雨飄搖、淪落困苦的狀態。
安定從內在開始,從放下外界干擾開始
如果你真的能夠做到我所說的,把你的注意力專注在控制你能控制的。
你會驚訝的發現你的專注力,從不斷地被外在的世界所紛擾,會慢慢地轉化為觀照自己的內在世界、觀照情緒。
在這個時候,你的內耗會減少到近乎為零,內在的雜音雜訊,都會慢慢地消融掉。
你會知道你該怎麼樣把自己照顧好、跟自己相處,那這個時候你自然會獲得一種無上的、極致的、寧靜的、深沉的內在安定。
最後,我想分享一個小故事,此故事的作者不詳,但他曾在我感到迷茫時,讓我安住了自己的心,我希望今日他也能幫到你。
觀世音的傘
有一個人正在屋簷下避雨,突然間看到觀世音菩薩撐著傘走過來。
他非常高興,急忙說﹕「普度眾生的觀世音菩薩,您能否度我回家?」
觀世音回答道﹕「你在屋簷下,我在雨中,簷下無雨,何需我度?」
這個人一聽,立即跑到雨裡說﹕「現在,我已經在雨中了,這下您可以度我了吧!」
「你在雨中,我也在雨中。你被雨淋,是因為你沒有帶傘;我沒被雨淋,是因為我有帶傘。可見,是傘度我;你沒有傘,應該去找傘,而不是找我。」
說完,觀世音菩薩就消失了。
過了一段時間,這個人遇到了困難,便到寺廟中去求觀世音。
他走進寺廟,見到一個正在求觀世音菩薩的人,竟然跟以前他所見過的觀世音菩薩,長得一模一樣,便問﹕「您是觀世音菩薩嗎?」
「我正是觀世音菩薩。」
這個人便感到驚奇地問﹕「既然您是觀世音菩薩,那為什麼還要拜自己呢?」
觀世音菩薩微微一笑﹕「跟你一樣,我也遇到了難事;但我知道,求人不如求己!」